萧山聚焦智能制造 工业强区“新蜕变”

岁末年初,制造业大区的萧山朝着智能制造加速“跑”了起来:打造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召开全区智能制造推进大会……从制造到智造,从数字到数智,萧山马不停蹄,加速传统制造转型,为杭州数字变革策源地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智能制造的萧山实践

“让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数据计算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这句话经常挂在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爱祥嘴边,成为了企业十余年数字化、智能化探索的注脚。

以汽车轮毂轴承起家的兆丰,从2005年就启动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没止步。“机器换人”“无人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工厂”……一个个新名词从兆丰工厂车间冒出来,也带来了数字赋能生产力的变化:做一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已从18秒提速到14.5秒,正朝12秒的全球顶尖水平进发。

智能制造落地,车间成效最明显。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端电器元件数字化车间项目,上榜了2020年浙江省数字化车间名单,通过对产品生产及运维过程中海量原始数据的采集、信息分析,不断改进过程中的缺陷。每台机器的数字屏上清晰显示了订单号、托盘号、型号、数量等信息,自项目实施以来,销售收入增加11.5%,生产效率提升12%,优质品率提升0.6%,总体用工人数降低8.2%,劳动生产率提升25%。

传化化学集团从“制造”向“制造+服务+平台”转型,晨钟凯瑞项目一期建设时装数字化工厂,德意电器建立厨电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平台……从汽车零部件、电器元件到化工、服装、厨电,萧山智能制造分布广,已渗透各行各业。数据显示,98%规上工业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企业共识逐步形成

近年来,化纤“大鳄”恒逸集团对于智能制造十分热衷。董事长邱建林曾豪言:“我们可能是这几年行业中信息技术改造投入最多的企业。”

统计显示,2017年至2019年,恒逸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5亿元,主要用在智能制造的数据平台打造方面。“数据平台的打造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降本提效。”邱建林语气坚定地说。

大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有底气、有实力,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意味着风险。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CEO许勇表示,“当时,企业面临‘生死攸关’,每年必须降低成本8%—13%,否则将吃掉利润。”面对这个大关隘,许勇和他的团队“保守”地尝试了各种方式,最终不得不走上智能转型之路。

转型后的友成,新订单同比增加35%,项目管理效率提升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效率提升5倍,产品不良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面对转型释放的红利,许勇直言没想到:“生死一搏,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找到了新路子。智能制造这条路为我们带来了希望,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走下去。”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未来要想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亦或是赢得行业话语权,智能制造无疑是最佳的路径。

构建数字新产业集群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是智能制造的“改革兵”“先行军”,但对于拥有2万余家工业企业的萧山来说,传统制造业比重偏大,转型过程中面临信息不对称、转型着力点不准确、外部抗风险低等等难题。为此,以政府之力,扶上马、送一程,显得尤为重要。

萧山发展智能制造,关键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前,开发区已锚定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目标,把全链条协同摆在重要位置,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帮助企业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转型,全面提升开发区制造能级。

作为我区制造业大镇,瓜沥镇已率先从纺织行业先行试点,一手抓业内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一手抓镇域层面的数字平台构建,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微循环”,着力打造瓜沥工业的升级版。

平台、镇街发力同时,全区“一盘棋”格局也已形成。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数字化”迈向“数智化”,萧山将在2019年萧山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更高水平加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推进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建设——分批次引进20家优势突出智能制造服务商和契合我区产业特点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量大面广的我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共生共赢”的支持,逐步构建智能制造数字新产业集群,打造立足萧山、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制造业数字化赋能策源地。

资讯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