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浙江省长郑栅洁主政思路:我们怎么抓经济,抓招商引资?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
9月4日下午,郑栅洁被任命为浙江省副省长、代理省长。郑栅洁此前任宁波市委书记,并长期在福建任职。2017年,郑栅洁调任宁波,作为市委书记,他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极为重视,在多个场合强调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他曾长期在发改系统任职,对经济工作极为熟悉。
正文如下:
新任浙江省长、原宁波市委书记 郑栅洁
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12月31日)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大势,趋利避害,保持战略主动。
01稳住微观主体,筑牢发展根基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关键在于稳企业。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三服务”活动为总抓手,千方百计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
降本减负要更实在。要顶住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完善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政策执行的全过程跟踪问效,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企业电价、气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广土地弹性出让制度,实施差别化地价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要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提高水运和铁路货运量,持续降低综合运输成本。要实施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提高口岸服务质量。
金融服务要更精准。要高水平推进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提升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信贷比重,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规模和倍数,发挥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信保基金的作用,确保全市民营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超过50%,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10%,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要深入推进“凤凰行动”计划,支持优质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并购重组对接境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要深入推进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保险防范企业经营和创新风险的功能。
营商环境要更优良。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全面落实中发﹝2019﹞49号文件和即将出台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扎实推进亲清政商关系试点,发挥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企业满意导向,深入实施营商环境“10+N”行动,彻底解决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企业进步的问题和障碍,并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执行落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改革延伸扩面,加快治理数字化转型,深入挖掘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的潜力,提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益。要完善“8718”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的精准服务。要全面排查、坚决清理各类显性和隐形壁垒,建立开放的市场准入机制,依法保障各类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落实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大力整治专利代理行业乱象,一体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集中治理,推行个人信用积分和企业信用差别化信贷政策,使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更有效力。
产业政策要更积极。要紧贴企业实际需求,推进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扩大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引进人才、提升质量、建设品牌、制定标准的政策供给。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政策”和“一个新产业一个新方案”的原则,清理、整合、优化各类产业政策,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企业能够方便地获得政策信息、全面地知晓政策内容、公平地享受政策红利。
02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关键支撑
明年出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消费增长的空间也不大,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优结构、转动能中的关键作用。
大抓产业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创新招商模式,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激励机制,引进更多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较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出台工业投资专项政策,实施增资扩产专项计划和新一轮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分层分级分类加强对产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产能。
大抓基础设施投资。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我省“四大”建设,加快建设金甬铁路、杭甬高速复线、象山湾疏港高速等,争取开工建设沪嘉甬铁路、甬舟铁路,深入谋划沪甬跨海通道、甬台温高铁、栎社机场四期、空铁一体综合枢纽等项目前期,完善5G通信、物联网和北斗卫星网络,启动开展新一轮海塘除险加固,推动形成战略性、网络型的基础设施体系。
大抓平台投资。功能园区、城市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必须当好扩大投资的主力军,成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要优化重点开发区域规划,加快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布局建设一批城市功能项目和优质产业项目,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提高城市发展能级。
扩大有效投资,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抓项目谋划。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工作。项目前期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做的都要抓紧做实做好,争取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里的总盘子,同时为持续扩大项目投资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二是抓投融资体制改革。要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开展市场化融资等方式,扩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时,要谋深做好做实片区规划、城市形象设计、土地经营等工作,完善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实现投入产出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03实施产业工程,壮大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深入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规划。要坚持扩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并重,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和细分行业做粗做长产业链条,同时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要坚持做强大家大户与培育千家万户并重,深入实施龙头领军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企业、高成长企业、创新型企业,形成结构合理、实力强劲的企业梯队。要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重,积极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商用、大数据、区块链、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和应用深度,形成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应用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要依托华为鲲鹏5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集聚的优势,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以“5G+AI+区块链+安全”为重点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深入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要落实“稳外贸新十条”政策举措,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企业覆盖面和出口渗透率,增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帮助企业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促进出口平稳增长。要落实扩大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量的措施,拓展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等进口来源,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优进”与“优出”协调发展。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推进贸易企业集群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服务业既是突出短板,也是潜力所在。要推动舟山港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升级,做大做强内外贸易、港航物流等优势服务业,扩大配置全球资源的话语权。要积极培育金融保险、研发设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议展览、法务财务等专业服务业,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做大做强本土企业总部,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财务等功能型总部。要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在扩大实物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发展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家庭服务、养老托育等服务业,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包括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要以文化体育、成人继续教育为主,做到既能扩大消费,又能提高市民素质。
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虽然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比很小,但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质量,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要坚持向产业融合要效益,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服务业方式经营农业,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同时,要高度重视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的生产供给,特别是要尽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
04增强发展动能,厚植竞争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并驾齐驱,让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更加强劲。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为载体,继续下大力推进强校强院强所、甬江实验室、研究生院、创新中心、孵化器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打造服务全市乃至周边城市的科技研发集聚区、创新发展新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引导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建立创新共同体,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要研究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创新能力。要实施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修订政府采购、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招投标办法,从具体程序、制度入手,大力推广首台套设备、首批新材料、首批软件和重大创新产品等,支持企业完善产品技术参数,提高产品成熟度和可靠性,突破市场准入门槛,快速打开国际国内市场。要更加注重人才制度的创新、人才生态的优化,巩固各领域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制造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快流入的好态势。同时,要支持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大“五位一体”校区等在甬高校跨越式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深化市场化改革。要高度重视并加大力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整治“低散乱”行业,分级划定工业用地红线,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支持鄞州区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域产业治理试点,确保工业用地效益领跑全省。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体系,推动用地、用能、排污等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要重视解决国企不强不大、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增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探索国有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模式,推动国企提质增效、强身健体。同时,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推动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取得明显进展和突破。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建设“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持续深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巩固提升对外开放优势。要推进浙江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加快自贸区改革创新机制落地扩面,争取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打造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要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创建“一带一路”中意)园区,推动国际产业科技合作走深走实。同时,要建立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引导企业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根”留在本地。
推动区域合作发展。要深入实施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6项纳入国家规划纲要的重点工作,跟踪落实7个沪甬专项合作协议,形成全方位、全领域融入长三角的格局。特别是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规划起点要高、产业布局要优、项目建设要实,打造成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要实质性推进甬舟一体化,加快落实共建甬舟合作区等双方明确的33个重大事项、10个重大平台和20个重大项目,确保进度快、成效好。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利合作。
05加快城乡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城乡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城市、乡村都富有活力和魅力。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突出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高质量编制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特别是要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充分衔接,明确近期空间发展重点、开发时序,确保省市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能够落地实施。
提高城市品质。要全面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落实重要功能区块和重大基础设施由市级统筹开发运营制度,健全土地收储和出让统筹管理体制,完善市域交通体系,推动市域一体化、全域城区化发展。要加快东钱湖区域、象山港区域、“三江六岸”以及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文创港、滨江新城等重要片区建设,建成一批地标性建筑和标志性景观。要狠抓点线面提升,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抓好新一轮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和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城市道路、街景立面、塘河绿带,做到点上出彩、线上美观、面上协调,让城市有亮点、有特色,能吸引人、留住人。要把改进城市管理与深化文明创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全体市民文明素养,彻底解决城乡接合部脏乱差、小区物业管理难、垃圾分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要深化“百千工程”建设,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打造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县。要以“三大革命”为重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实施美丽城镇建设五大行动,确保明年有15个以上小城镇率先达到美丽城镇要求。要积极稳妥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确保按时完成、不留尾巴。
06对标补齐短板,务求实际效果
补短板工作抓得怎么样,关系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前段时间,我们梳理出了八方面45个短板。各地各部门都要清醒认识各自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分门别类进行分析评估,编制形成工作清单,动态监测、跟踪落实、压茬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打好“三大攻坚战”问题。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要高标准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战役”,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谋划实施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完善企业治污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环境信用差别化管理,提升环保执法和服务管理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方面,要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精准实施增收扶持措施,确保明年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确保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第一时间得到帮扶。要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
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方面,要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政策,及时有效防范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两链”风险、类金融风险,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风险的底线。
07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平安和谐
高水平全面小康关键要让老百姓有利有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服务供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稳定劳动就业。要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就业的传导影响,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措施,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同时,要狠抓欠薪治理,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优化公共服务。扎实推进“三医联动”和“六医统筹”,推动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特别是要重视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完善保障体系。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强化民生的兜底保障。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完善“一城一策”系列配套政策,加强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在市域治理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镇级分中心建设,尽快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要做实县、乡两级综合指挥中心,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管理,增强基层网格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各类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机制、企业员工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开展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面平安稳定。